- 2011-06-16
- 旺報
- 【記者王超群/整理】
媒體不僅僅披露食品安全信息,更應該是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督者、批評者,媒體不是監管部門的「衛道士」,而是民眾食品安全健康的「看門狗」。
媒體不僅僅披露食品安全信息,更應該是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督者、批評者,媒體不是監管部門的「衛道士」,而是民眾食品安全健康的「看門狗」。
評論解讀大陸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毛群安主任說,為了打擊或者遏制媒體有意誤導人民,傳播一些錯誤的信息,對個別的媒體記者,我們將建立黑名單。此言令各界譁然。論者指出,以壓制和管控求「治理」之功,徒然製造對立與衝突。
儘管大陸CPI頻創新高,但大陸的糧食產量及食品價格最近接連傳出好消息。大陸農業部透露,今年夏糧仍可望在旱災頻仍下出現豐收,而商務部更指近期即將進入豬肉消費淡季,肉價可望回穩,這些現象將有助於緩解大陸不斷高漲的通膨壓力。
據大陸商務部統計,5月分大陸實際使用外資(FDI,外資直接投資)金額為92.25億美元,年成長13.43%,創下近7個月以來的最低成長幅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受到美國經濟表現持續疲軟,今年前5月美國對大陸的實際投資下降了24.12%,顯示外資在大陸的投資意願已出現明顯降溫的態勢。
渣打銀行昨日公布報告預計,隨通膨趨緩,大陸緊縮政策將「步入尾聲」,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利率會維持穩定,明年下半年因通膨回升,升息頻率會增加。
不顧市場「資金荒」蔓延,大陸14日調升存準率0.5個百分點,市場一片驚呼。全球主流媒體高度關注大陸經濟的下一步,彭博(Bloomberg)報導指出,在美國失業率再超過9%,以及亞洲各國製造業降溫之際,北京當局可能在評估全球經濟放緩跡象,進一步調整貨幣政策。
大陸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近日表示,大陸正面臨滯脹風險,經濟已出現滯脹苗頭。他認為,大陸的決策層應警惕經濟放緩伴隨著高通貨膨脹的局面,並且密切關注就業問題。